跑步“大神”是如何炼成的?听听这三个跑者的故事
如今,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跑步的方式来锻炼身体。在我们身边,就有一些跑步“大神”,每天至少跑10余公里,每周跑半程马拉松,且配速在每公里四分多钟。他们是如何做到的?下面,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。

杨中波
故事一 日跑16公里 3个月瘦了30多斤
今年38岁的杨中波在巴中做工程,1.75米的个子,看上去意气风发,身材匀称。谁能想到,两年前他有170多斤。
作为跑步爱好者,杨中波每天早晚要跑8公里,跑步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。“我从2018年6月开始跑步,那时因为觉得自己太胖了,想通过跑步来减肥。”杨中波说,他先从走路开始,然后逐步快走、慢跑,就这样坚持了3个月并配合饮食,瘦了30多斤。从那以后,他每天坚持跑步。
“做工程压力大,有时想通过运动来放松心情,所以我时常在中午跑步,配速很快,跑完之后浑身特别舒畅。”杨中波说,由于平日应酬多,有时避免不了喝酒。只要头一天喝了酒,第二天早上他都会用跑步的方式来“解酒”。偶尔,他也会和朋友相约跑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。
长期坚持跑步,杨中波对这项运动有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,如果大家想养成跑步的习惯,以此来锻炼身体,那么建议每天至少跑5公里。如果想通过跑步来减肥,就需要增加跑量,至少8公里才能让脂肪更好地燃烧。“跑步很简单,只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,就一定会爱上这项运动。”杨中波说。

张俊
故事二 每周坚持跑半马 42公里只用了3小时12分
一场马拉松比赛要跑超过40公里,无疑是对耐力的极限挑战。不过,经常参加马拉松赛事并能获得优异名次的跑步“大神”们却能轻松驾驭,他们的秘诀是什么?
11月8日,芙蓉水镇·2020营山马拉松赛在南充市营山县新时代广场开跑,其中,有许多来自巴中的跑步爱好者。今年28岁的张俊是其中一员,他以3小时12分跑下了42.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。
张俊告诉记者,他2016年开始跑步,最初每次只跑2至3公里,坚持半年后,他加入了一个巴中本地跑团。后来,和跑团的朋友一起练习,参加周边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。“跑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能操之过急。”张俊说,他家住巴城回风桂花街,每天都会在周边滨河路跑步。如果有比赛,就会提前进行长距离训练。如今,除了每天常规跑步8公里,每周张俊也会跑一至两次半程马拉松——21公里,平均配速每公里在4分钟30秒左右。
从短跑转为长跑,对跑步爱好者有什么不同要求?张俊说,短跑需要爆发力,长跑需要耐力和能量储备,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跑出好的配速。他建议,如果对马拉松感兴趣,不妨先从身边熟悉的路跑起,至少隔天练习一次,周末再做长距离练习,比如他日常训练距离就是20多公里。

张子涵
故事三 放空自己释放压力 每天跑10公里已成习惯
张子涵在经开区上班,今年29岁的她2年前爱上了跑步。
“一开始想跑步,是觉得自己有些胖,需要通过运动来减减肥,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”张子涵说,她与大部分女性跑步爱好者一样,为了健康和保持体形,所以跑步对速度、距离并不太关注。最开始跑2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,变成快步走,后来慢慢要求自己必须达到1小时的运动时间,ag捕鱼王才慢慢突破了5公里和10公里。
“每个人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,当你开始跑步,坚持就成了最难的事。而一旦坚持下去,跑3公里、5公里、10公里、半马乃至全马,就会水到渠成。”张子涵说,从健身跑到跑马拉松,她与大部分资深跑友一样,给自己安排了风雨无阻的训练计划。除特殊情况没时间跑步外,每天都要跑10公里,从置信出发,再到东锦苑、九寨山折返。周末还会有一次不少于20公里的长距离跑。“我跑步时不会听音乐,感觉一边听自己的脚步声,一边看周边的风景,也算是很好地释放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。”张子涵说。
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跑友?张子涵说,跑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,应该让身体和心灵享受这个过程。如果之前没有跑过长距离,又想尝试一下,可以将整个里程分成两段或三段,这样比较容易促使自己坚持下去。
建议 跑步锻炼身体环境、姿势、跑鞋都重要
如今,不少市民加入跑步健身队伍。那么,在跑步这项运动上,应该注意些什么,如何避免受伤?就此,记者采访了四川省骨科医院足踝2科主治医师何凯元。
何凯元介绍,每个人的体质和运动肌能、适应的运动强度都不同,因此,大家看到有的人能一次跑二三十公里,有的人能参加马拉松,也不能盲目去模仿,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。
“每个跑者的目标不同,跑龄不同,跑量自然也不同。如果刚开始跑步,就不能像那些有几年跑步经验的跑者一样训练,为了身心健康,不必过多在乎速度和距离。”何凯元介绍,跑步时,跑步姿势和跑鞋也很重要,建议跑步爱好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跑步装备,鞋子最好是缓冲、透气和包裹性能好的跑鞋。
跑步姿势方面,比如摆臂,由肩关节带动整条手臂,前手臂与后手臂成九十度弯曲。手握半拳,手掌与后手臂平行,不要外翻也不要内翻。前手臂不要打得太开,与下腋之间能放一个手掌就可以。如果打得太开,身体重心不平衡。手臂前摆时,拳头要到心脏下方,靠近人体中线,后摆时,拳头在侧腰上。跑步时,前脚掌先着地,因为这个部位,神经最少,踩地最舒服,然后再后脚跟着地,整个过程更加舒服轻松,跑起来更加轻盈。
何凯元说,跑步之前需要充分热身,跑完之后也要注意拉伸,活动关节。如果坚持一段时间,发现身体不适或者关节有疼痛感,应该立即停止,休息一下,或慢慢减轻跑步的量。
另外,跑步环境也非常重要。“在塑胶跑道上跑步和在马路上跑步是完全不同的。如果在专业跑道上跑步,可以匀速奔跑;而在马路上跑步,要根据路段或者路面作变速调整,长期下去会对膝盖造成损伤,因此跑步时最好选对环境。”何凯元建议,平时,跑步爱好者也可以适当补充钙以及氨糖等,做好保健。(牟柯)
[来源:巴中晚报]
,